分类 默认 下的文章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说到过教化权力。其来源是在长期稳定不变的环境下,经验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们于是对于经验有了一种迷信一般的尊崇,从而对有经验的人——长者有了崇拜,于是长者有了权威,有了对于幼者教化——传授生存经验的权力。不论幼者想不想听,他们都有权利去灌输这些经验。
然而,相信各位和我一样,深为此教化权力所苦。
教化权力的基础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而在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教化权力的基础渐渐被掏空,因为固有的经验渐渐不适用于平常的生产生活了。另外,曾经的社会是一个两件事读书耕田的社会,而当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可不只是这两件事了,个人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于是曾经的用以指导单一生活方式的经验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渐渐不适用了。再者,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的推进,加之教育的普及,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不止一个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而这见解大多分不出明确的对错,因而这种经验的教化会让人不适和反感,毕竟谁让你跟我这传教呢?反过来看,经验的教化也很难在纷繁的立场中广泛推行了。
因而,这种权力正在被削弱(相信这是各位喜闻乐见的),譬如说以前的长老有着至高无上的族权,今天谁再搞这套谁退回旧封建去!而正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里,教化权力即使减弱却仍然有所保存,时代的变迁却使得教化的内容渐渐丧失有效性和权威性。教化权力只剩下一个令人厌烦的架子,教化的内容吗,瞎指挥、瞎白乎。教化对我们的生活的作用减少甚至变为负面作用,我们却还要被按着灌输,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苦之处。
如果对于当下的教化权力做具体分析的话,我愿将之分为引导期、骚扰期和拉扯期。
引导期,指教化的内容限定于基本的生活技能的时期。于大多数人都是青春期之前。这个阶段内,因为教化的只是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够保证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而这些技能恰恰不因时代的变迁而不适用,也恰恰不因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不同而不通用,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化是对个人来讲所需要的,个人也不会太过于反感。教化在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引导作用,所以我将之命名为引导期。
骚扰期,指教化的内容蔓延到了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上,或者更广泛地说,教化的内容与个人的认知起了冲突,那就包括但不限于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了,比如最显著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这时,教化内容的有效性和通用性要打一个问号,甚至说很多时候就不有效、不通用,因而一遍遍的“传教”让人反感:好一个好为人师的家伙。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学习出了问题,你的解决方式和家长的解决方案不一样,他们就会一直“骚扰”你去说服你用他们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再比如这些日子以来我脚闹炎症,家长的方案治了两个月都没能治好,我去问了医生并获得了一套方案,我不再愿意遵循家长的方案,他们就要给我“传教”了。再比如说我喜欢户外,有一定的冒险倾向,我以此为然,并认为对我而言这样才能凸显生命的健康与活力,家长就要反对了,认为太过冒险,我自然没法跟他们硬刚,那就只能受他们“传教”。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本领与长者分隔和对立,没法硬刚,只能受着他们的“传教”,因而我将之命名为骚扰期。
拉扯期,指教化的内容集中于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上,每个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念多多少少都有差异,在这个方面的教化会与个人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恰巧在这个阶段个人获得了独立,有能力与长者分立和对抗,长者的教化也不只限于“传教”、骚扰,还体现在了拉扯上。最典型的拉扯期的体现,比如说高考报志愿、职业选择、婚配等等,这其中往往出现实质上的对峙,长者为了幼者遵从它们的训导往往会出动手脚,用行动来影响幼者的选择。所以我称之为拉扯期。
我们大多数人现在都处于骚扰期和拉扯期之间。我将在下文对于这两个时期给出生存指南。
骚扰期:没有充足的力量千万不能硬刚!因为长者会认为你更需要教化,从而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对你进行更严厉的控制和监视,这会让你更加被动。你无法逃脱这控制和监视,因为你仍然需要他们的支持。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站稳自己的立场。他们的传教可以听,但必须思辨,不能尽听尽信。如果你的行动有悖于他们的指令,那就阳奉阴违——这也是一种尊重。适当的欺瞒和蒙骗我认为是可行的,因为你不是在做坏事,这种欺瞒和蒙骗一方面让长者感觉高兴、感觉受到了尊重,一方面又满足了自己的发展需求,只是这种欺瞒和蒙骗必须在“善”的范围内,也就是无害于人。另外,你需要积蓄力量,包括知识、体力、本领、储蓄等等……为进入拉扯期做准备。
拉扯期:与骚扰期类似,你仍然需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壮大自己的力量,尽快争取经济独立。只不过这时候你有更多的自由度,可以选择明面硬刚也可以选择阳奉阴违。但是我仍然不建议明面硬刚,因为毕竟是长辈和亲人,明面硬刚一来让他们不舒服,二来破坏了家庭和气。
总体来讲,感觉骚扰期和拉扯期相比,骚扰期下的生存更困难点。毕竟你仍然需要依靠长者,并要在这依靠的基础上做事。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我说这些话绝对不是让你如何地和长者作斗争。该是亲人还是亲人,他们为你考虑、为你打算也是关心的体现,只不过他们对你关心的手段可能出了问题。我写的这些文字就是帮助你在普遍的出了问题的关心下保全自己、保护家人。如果你还有余力去关心,那么请把你的关心送给家人。

学习鄙视链,指依靠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划分人的高下等级,并依据这一等级划分对不同级别的人差别对待(包括心理上和行动上)的现象,主要体现于膜拜、歧视、讨好、孤立等行为。我个人的立场是坚决反对和遏制学习鄙视链。
我很好奇这种学习鄙视链是从哪来的,并在“动物世界”中找到了答案。在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中,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会出现阶级和优势序位现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能力高下确立阶级来决定对于个体的待遇和对于资源的分配。这种现象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理由在于:其一,明确的阶层划分促进了种群内部的稳定,减少了种群内竞争的内耗,更有利于种群在环境中的生存;其二,阶层划分告诉个体什么是优,什么是劣,个体会自觉地拥有这种优劣观,而这种优劣观就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其三,拥有更优的智慧与体力的领导会更好地领导种群。这种现象形成的驱动力在于自然选择:没有这样特点的个体和社群被淘汰。这个环境下,智慧与体力受基因影响较大,所以阶级的划分和序位的排列有很强的血缘垄断性。
后来,人类诞生,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也就是从差不多温饱到有剩余产品,社会对于阶级的需要凸显,加之兽性的驱使,人们建立了阶级,有了物质和精神待遇的分别,有了歧视链,这以血缘作为基础。封建社会中,对于人的血缘评判标准渐渐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了,因为基因对于人的决定性影响在社会发展中渐渐淡化了,好的血缘底下不乏傻子和魂淡,因而科举评判标准介入,在旧的经济条件下,知识作为了重要评价标准。然而,这种评判标准的血缘因素仍然影响很大,富贵人家的子弟教育毕竟更好。
从古至今的社会都不可能不是一种金字塔的构型。而当代的社会中,决定这个金字塔的排布的是知识、财富、权势。相比而言,现在社会排布的血缘垄断性大大降低了,每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一样,但是至少在社会规则的层面保障了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社会通过这种相对公平些的竞争来决定新的阶级和序位。有了阶级和序位后,就有了各个阶级和序位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物质待遇的差异还好说,这种差异是社会发展所必要的,没有了物质待遇的差异,社会就会丧失竞争活力。然而,精神待遇的差异就不好说了,这种差异有悖于当下的平等精神。这也反映出了人们一定的兽性——膜拜强者、歧视弱者,毕竟这看似和“动物世界”也没什么不同,人家搞这套鄙视链搞了上亿年了。
学习鄙视链,就是一种社会分化初具雏形后,群体对个体的精神待遇的差异的体现(物质待遇的差距尚不明显)。不妨再骂一句:谁再搞这个就滚回动物世界去吧!
我为何如此反对学习鄙视链,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学习鄙视链不对,因为当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让我们脱离了要么读书要么耕田的时代,个人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多元发展也势必需要多维度的评价机制,用文化知识来作为对于人的唯一衡量标准未免太过片面,说难听点就是死封建,所以说它不应该。实际的效益上,学习鄙视链很容易给人灌输一种价值观,让他们认为学习是评判他们的唯一标准,因而放弃了除此之外的全部,丢掉了多元发展的机会。
其二,鄙视本身就不对,建立鄙视链以后大家变得更不快乐了,活着本身挺累,又加上了被鄙视的待遇和对自己将会被鄙视的焦虑再加之为如何逃脱被鄙视的命运的忧心忡忡,怎么快乐?这种体系下,快乐的只是少数人,那也是建立于其他人痛苦之上的畸形的快乐。不如说没有鄙视,建立精神上的平等与尊重,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再者,一旦这种精神上的阶级铸成,精神上的隔阂就铸成了,这极其地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让我们的小社会遍布裂谷沟壑,人与人之间拉开明确的距离。学习成绩的差异不能成为友谊的阻碍!
因而,没有鄙视,利己利群!
其三,鄙视链的产生极易触发内卷,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恶劣后果。对个人,在身体上,在心理上;对集体的氛围……都有很严重的破坏效果。
有的人可能会质疑:那我们的学习是不是就丧失了很多动力?这个问题好像有点道理,毕竟在学习鄙视链下学习的传统校学生们习惯于此并考得了高分,如果遏制了这种链条他们会不会就不再如此?但这个问题实际上离谱的很!学习是为了逃离鄙视和鄙视别人?这就是学习的动力?多么荒谬!学习鄙视链客观上能让人为逃离鄙视和鄙视别人去学习,但是通过这种动力达到学习优异的人是舍本求末的,学了那么多东西,到最后动机都不对,心灵都是畸形的,就算是考了高分又能怎样?鄙视链因而是绝对不能作为学习动力的!
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投入力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这很正常,适当竞争也很正常,但一旦这种比较和竞争形成了鄙视链,那大概在这链条上没有赢家了。
所以,我反对鄙视链。
现在的情况倒是不容乐观。咱学校还算好,毕竟思想还算是先进,传统校尤其严重。我待过的学校,曾经就有过这相关的鄙视链,更可悲的是老师还帮忙营运这条鄙视链。地方的传统校更为严重……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例子,T同学是从海淀区某学校来到BJEA的,曾在该学校受到严重的分数歧视,并深深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从初二开始,他立志不再受别人歧视,为了站在鄙视链的顶端疯狂地学习,却在一次次考试中接连感到受挫。现在他已经逃出了鄙视链的营运范围,但是鄙视链仍然在他心中萦绕不去,他总感觉被人看不起,又总有些看不起别人,常常为此苦恼不已。我数次和他说过,可说不明白,鄙视链已经长在他的心里了。可见其害人至深。
大部分学校里鄙视链的大环境没法改变,那就要研究研究个人怎么脱身了。当鄙视链席卷到你的身边,保持理智。别人会用他们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你,可你记住,你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别人会孤立你、歧视你,那你自己就要走自己的路、瞧得起自己。如此,想侮辱你的人看不到你的受侮,想威吓你的人看不到你的恐慌,你就是强大的!你成功抵御了鄙视链,得以在此中保全了自己。
学习鄙视链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他就像病毒一样,入侵我们的思想,并通过言行向外传播。但凡各位都能从中保全自身,那这病毒便无处入侵,自己就走向消亡了。

应试教育一词在生活中并不陌生。早在明清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应试教育的雏形。知识分子为通过科举,反复学习儒家经典,出现了格式单一、思想枯燥却形式优美的骈文。教育以禁锢人的思想为主,单纯指向于获取分数。晚清时期的科举严重毒害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动,《孔乙己》生动表现了封建礼教与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令人唏嘘不已。那么,真正的应试教育有着什么样的特征和目的,它又会把我们带向何处呢?

首先我们需要讨论对于应试教育的定义。依我看来,应试教育有着这么几个特征:

1.以功利的唯分数论为指导,一切指向考试成绩的提升,而忽略受教育主体本身的成长。

2.考察方式较为单一枯燥,且并不有助于思想多元的发展,常常起到禁锢思想的作用。

3.学生获得考试成绩依赖于大量重复的练习,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能够达到十分熟练的解题水平。

大量事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应试教育还包括以下几点特征:

1.容易忽略学生心理上的成长,学生易于在反复刷题中迷失自我,失去对生命的思考。

2.存在学生从高中毕业后,缺乏规划生活的能力、找不到生活意义的现象。

3.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对于学生人格贬低的言语,通过此种方式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以提高分数。

不得不承认,此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意志的磨炼(分情况而定),有助于个体走出小镇,来到广阔的城市打拼。但不可否认的是,此类教育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弊端,而且这些弊端和应试教育的模式在当代中国是不可避免的。

在当代中国,社会公平公正和建国时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年轻人缺乏奋斗动力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状。在这种社会资源分配并不均匀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存在着较大差异,人通过工作获取相应报酬的能力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学校教师的学历几乎都在硕士以上,一些省重点学校不乏从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毕业的教师,他们的录取分数线也本来就较低。而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缺少师资力量,一个老师经常承担着教学多个学科的任务,并且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来教学。社会的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出现非常激烈的竞争现象,北京的小学生常常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多个课外班,学习奥数、英语、钢琴、武术等技能,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全自己。“卷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应试教育反映了生活较为富足却属于中产的家庭们跨越阶层的愿望。这类家庭的父母承担着极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供子女上学读书,通过高考这条路径来实现阶层的跨越。此类例子数不胜数。例如很多家庭背负着上百万的负债来购买学区房,或将整个家庭一个月的大部分收入用来租学区房,甚至出现“假离婚”的现象。因此,应试教育是很大一部分人主动选择的结果。当然,这也是他们不得不选择的结果。它绝对会长期存在,这符合于人们的现实需要。

应试教育同样也是和高考制度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确切来说,它的目的并不在于教育,而是在于选拔,以此来为社会筹集到足够的人才,并给予个人足够的机会来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常有人提出,高考是全国最公平的考试,这句话深刻反映了高考对于个人的意义所在。然而,这种选拔本身就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的国情紧密相连。习近平经常讲,“国之大者”,我们的国家大,问题自然也就会多。人们为了争抢有限的资源,就不得不进行残酷的竞争。为了推动这种残酷的竞争,应试教育应运而生。尽管很多地区现在已经推动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教育改革终究只能是浅于表面的,因为只要中国仍处于这种国情之下,应试教育就不可能会消失。而且,此类改革也只能在竞争压力较小、分数线较低的省级行政区内进行。像山东、河北这些地方是不可能进行教育改革的。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应试教育与其具体国情是紧密相连的,是完全不可分开来考虑的。那些妄图一下子通过完全否定应试教育来推动教育改革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他们完全忽略了中国的客观现实。*

那么,应试教育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先从个人入手来分析这个问题。应试教育首先不利于个人的发展,缺少教育应当存在的许多元素。我们需要先考虑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依我看来,教育是对一个人进行全面的培养,从而使他能够全面发展,最终回馈于社会,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应试教育缺少的恰恰是全面的培养。正因为前文所说,既然应试教育不得不以获取分数为它的唯一目标,全面的培养就不可能在应试教育中出现。

从社会现实上来看,应试教育最缺失的是对个人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指让一个人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人生,从而形成稳定的、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它涉及的问题十分重要且敏感,包括: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我为什么要活着?我在追求什么?这些问题有关个人的人生幸福,可以说是个体生存、实现幸福的最重要的问题。然而,应试教育完全缺少了这部分,它只强调怎样获取分数,甚至将一切的生命价值都建构在短期的分数上。这简直令人悲叹。这也就导致很多青少年患上了厌学和抑郁的疾病。不可否认,这和紧迫的学习压力有关,但也一定和缺失的生命教育有关。

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张锡锋的演讲上有所收获。张锡锋的演讲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的演讲反映了应试教育的基本运行逻辑:以“逆天改命”为基本合法性,将一切价值建构在分数之上。这套逻辑没有受到社会的认可。应试教育为了达到它的目的,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往往会强调成功者的唯一合法性,而一切不成功的人便是没有价值的。换句话说,一切低阶层的劳动者都是应当被唾弃的,都是我们要避免成为的人,我们要通过好好学习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可以说,张锡锋的演讲在衡水中学绝对是政治正确的,在很多学校也一定会引起绝大多数人的认同,这种观念对于学生个人来讲也是十分正确的。然而,它却大大刺痛了很大一部分底层劳动者:我为社会贡献了那么多,你却否定我的价值所在?这套逻辑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却可以服务于应试教育的目的。

“唯分数论”损害了一大部分人的身心健康,使得他们大多形成了虽有利于高考、却不利于在社会上发展的价值观,并且在考上大学后十分迷茫。很多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根本丢失了在大学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甚至出现了大学旷课、完全堕落的现象。据我所知,很多大学生缺少对于自己人生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度过了十分浑浑噩噩的大学时光。他们往往不知道在考上大学之后还有什么事应该去做,缺少感知快乐与幸福的能力。这在河南、河北等高考大省是比较常见的。反观,在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是人生阶段的开始,一个人学生时代竞争压力最大的时候并不是在高中,而是在大学。他们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职业发展。可以说,应试教育是本末倒置,它将十七八岁非常重要的时间用在了反复的刷题上。

曾有一位友人对我说:“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没有使‘0’变成‘1’的能力。”我对于这点十分认同。纵观中国学术研究的发展历史,几十年来,清北这样的最高学府一直没有出过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国的企业也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这从chatgpt等例子中也能看到。当然,chatgpt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不作过多的讨论。生产力的革新高度依赖于技术创新,两次工业革命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创新导致的。由于上述原因,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得不够,而且一切都指向分数的获得,是一种功利主义,它显然是和创新完全背离的。创新问题也和中国社会的总体价值观、学术研究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应试教育还会导致人才的埋没。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国家举办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等学科竞赛的目的就在于选拔出来极有天赋的科学人才,以防他们将学习大学课程的时间用在应付高考上。然而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背景下,竞赛的动机也往往变得功利起来。一些学习竞赛的人并没有对该学科强烈的热爱,这显然不利于他之后的学术研究,显然与国家的需要相悖。更何况,很多人才只是在高考中被埋没,根本没有被发现的机会。

应试教育是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我常常会想,是什么让我们的高中生或失去对生活、生命的热爱,或不得已把最有活力的青春年华放在无尽的竞争上,最后来到大学又十分迷茫而无助呢?应试教育会走向何方,是一个不得不去思考的宏大问题。这个问题一定会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一定会与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连,一定会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它反映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典型一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去关注、剖析社会问题。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愿中国教育越来越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应运而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古代特色。近期对《乡土中国》的学习,引发了我对其诸多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在我看来,其无非是在孔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中国小农经济的基础下,衍生出的一种有利于中国人民生产活动的文化。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第一的特点就是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自然规律。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农业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于是人们看重求神拜佛,农民强调种田耕地。在这种十分规律的劳作生活下,中国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而家庭从生产单位变成了社会的组成单位。中国古人十分强调家的概念。

其二,在这种每天不需要雇佣的稳定的生产关系下,中央政府往往统揽全局,对整个中国享有统治权。这种统治权是由人民所认同的,因为中国人民注重家的概念,也便注重国的概念,注重天下一同,“为生民立心,为天下立命”,试图通过一个中央政府掌管天下的一切事务。儒家思想顺应王朝统治稳定的要求,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知识分子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政论和治国上,放在了学习儒家经典上,这本质上是维护统治的一种表现。

第三,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所谓“仁爱”的价值观。这一点很有说道。那么,儒家思想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的核心是两个:一是强调等级观念,“仁爱”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差别之下。对于父母的爱和对于儿女的爱是不同的,对于君主的爱和对于百姓的爱是不同的。在这种不同之下,社会的稳定依赖于分明的等级,“孝悌”“尊老”就是最生动的例证。老百姓追求科举当官,它能够让人一下跨越等级,成为统治阶级。第二是强调礼节和道德,力图通过人最原始的道德要求和鲜明有序的礼节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人之初,性本善”表明中国人相信人生来具有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那么治理社会的方式就会变成了发挥道德的作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人提出了换位思考的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这足以证明道德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眼中十分重要的东西。在如上的社会文化主流之下,中华传统文化便不断演变,出现了它的雏形。
对于儒家思想,我想补充一点。在我看来,儒家思想的本质透露着一种理想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无论是“礼”还是“道德”,妄图通过它们来实现社会的全部治理是有些幼稚的,因为每个人都无法完全做到“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完全遵守道德规范和礼教。在这种约束性的文化下,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客观上得到了不少程度的限制,这也能够解释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何如此缓慢。但是,它却有利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以至于千百年来,中国王朝一直更迭,从未消失。

至此,我们已基本弄懂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产生的历史。它脱胎于以农为本的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也适应于中国小农经济的模式。这完全符合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可以说,我们对于以上部分的论证,是十分合理的。

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在以上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它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中国人民又形成了哪些品格呢?

首先,劳作也就是种地,一定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若没有足够的粮食,无法交足给地主的粮,无法纳税,更无法生存。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是十分规律的。在这种规律而主要需要付出汗水的工作中,中国人民普遍逐渐形成了容易麻木的性格特点。例如在无尽的劳作和重复劳动中很难感到无聊,甚至以拖地、洗碗为乐趣。(我承认此处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在中国近代,这种行为和性格尤其明显,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国人在面对家别国难时无动于衷。爱因斯坦有着这样对中国人的描述:

在日记中,他将中国人形容为“勤劳、肮脏、迟钝的人”。
他写道:“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不坐在长凳上,而是蹲着——就像欧洲人在茂密的树林里解手的时候所做的那样。就连孩子们看起来都是无精打采的迟钝样子。”
在描写了中国人“旺盛的繁殖力”之后,爱因斯坦又评论说:“如果这中国人取代了其他种族,那就太可惜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说,缺乏思想将是无法言说的枯燥乏味。”

其次,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十分有趣:他们能省则省,将消费视作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这与同时期资本主义下的欧洲社会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中国人每年只有那么些粮食可以吃,而且也没有丰富的市场供他们进行物质交换。尽管明朝后期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十分强大的封建主义势力下,资本主义萌芽并未发展起来。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的生产力一直是十分落后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一直是十分艰苦的。老子的消费思想以“俭”为中心,提倡知足与寡欲。老子认为“罪莫大于甚欲,过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经 俭欲第四十六》)。他提出节有利于积累财富,“俭故能广”。而奢华会引人入歧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德经·第十二》)。墨子消费思想以“节用”为核心,认为“俭节则昌,淫佚 (逸) 则亡” (《墨子·辞过》) 。他主张消费以维持较低的生活需要为限,在衣食住行上提出了严格的消费标准(《墨子.节用》)。中国古代消费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下,国计民生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形成的。面对生活资源的长期短缺和匮乏的局面,为了维持生存,缓解社会矛盾,必然要提倡去奢从俭。

第三,中国社会给每个阶层、每个团体的人都设立了重要的规矩,来维护分明的等级。例如女性应当裹脚,以成为男性的私人物品的象征;儿女应当侍奉父母,对于父母的训斥,则应当“不敢出一言以复“;男人应考取功名,走仕途当官,”学而优则仕“。此类要求多的数不过来,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得不遵守的规则,这套规则并不写在法律之中。与现代社会不同的是,这类规则相比现代十分之多,十分之复杂。

第四,中国社会注重私的交流,古代人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例如遇到问题,人民首先会想去找当官的人,通过“政府“这个统一的机构来实现他的目的。这也就导致中国古代腐败的官僚机构十分之多,甚至达到了”政府只为有钱权的阶层服务“的地步。在这种腐败的统治下,封建王朝必定会土崩瓦解,而生出一个新的没那么腐败的封建王朝来。可是由于上述的原因,这个新的封建王朝又会不得已的走向腐败,最终覆灭。就这样周而复始,中国社会便陷入了”王朝周期律“中。

中华古代文化在物质条件的客观基础上,通过这些方式不断影响着中国古代人民,进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体系。它们有值得借鉴部分,例如“尊老爱幼“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也有腐朽过时的部分,例如“卖身葬父”和“埋儿葬母”,其中有些价值观甚至直接与当代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完全相悖。那么,如此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这一点很有讨论的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辩证法,一个东西的过去必定会影响一个东西发展的未来。因此,通过完全否定过去来建构文化自信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即使是下足了决心搞明治维新的日本,至今仍然保留着很多大和民族的文化。但是,过度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又会让我们固步自封,从而落后于世界进步和发展的浪潮之下。因此,掌握好这个度,弄明白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发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这里,我并不发表过多意见,我也并未在脑海中做出相关的、严谨的论证。这可能要依赖于我之后的成长,进而产生新的想法。这也依赖于我们这一代人,通过实践来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因此,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重担是十分之大的:我们不仅身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每天需要面对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幸福的追求的问题以外,还要承担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个人的幸福已经如此复杂,那么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又该走向何处呢?此处我不敢多想。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承载了太多人年轻时的满腔热血甚至一生的奋斗时光,承载了太多人的生命和太多人一生的理想。

此外,我们还要思考最后一个问题:中华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还包括现代文化)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来影响世界,进而成为世界人民的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全人类是休戚与共、完全统一的,全人类的追求在本质上必定是高度一体的,无论是环境保护、反恐禁毒还是抗击疾病、世界和平。

本文就到这里结束。我们进行一下总结:
本文首先概述了作者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其中包括它的特点和产生的方式,然后论证了在这种文化下,中国人民是如何生活的、中国人民的精神特点是什么样的。接着,本文辩证地分析了这种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表达了一定主观上的对于它的看法。最后,本文提出了如何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甚至中华现代文化的问题,引发了一定的思考。

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民族复兴图景,镌刻着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身影。让我们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民主集中制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重要意义,从宪法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解读民主集中制。
首先,我们来了解民主集中制是什么。它和很久以前恩格斯提出的民主概念是息息相关的:民主本身代表着大家共同的意愿,然而,若没有这样一个集中的意志来统一决策,大家是谈不成好事情的。也就是说,民主本身并不排斥集中,相反,它依赖于一定的集中。只有集中才能让民主起到正确的作用。这就是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的东西。在很多年后,民主集中制这个概念就出现了。
它最先由列宁提出。民主集中制与官僚主义集中制和无政府主义都不同。其中前者违背了民主的本质,后者背离了集中的含义。它并不是忽略民主主体的意志,并不剥夺苏联每个共和国的自治权。相反,它建立在自治权的基础上。因此,它并不是一种霸权主义,并不是不民主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毛泽东也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一方面,政府需要代表民意,从而为人民服务,符合人民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集中的决策和管理,来提高行政效率。这两者就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键。随后,毛泽东从资产阶级的角度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了解读。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是完全不同的。
这样的话,我们就明白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含义:它强调同时兼顾民主和集中,能够很好保证人民参与民主生活,也能让民主生活规范有序。另一方面,它与我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体相适应,符合法律上的要求。这样,我们的国家机关围绕着民主集中制,就可以很好的开展活动了。
那么,民主集中制是如何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发挥作用的呢?首先,可以从人大代表的选举和产生上解释。选举人大代表本身体现了民主,而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就是一种集中。其次,在人大代表行使自己的表决权、审议权时,遵循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也是一种民主。最后的法律、决定等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东西,就变成了集中的体现。由此可见,民主集中制保证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效运行,在我国民主的运转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主集中制在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也有体现。国家机关由全国人大民主票决产生,使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随后,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国家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就这样不断地,人民意愿通过民主的方式集中到国家机关,让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体制,各行政区域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这就要求地方不仅要服从中央,还要充分结合它自身的特点行政,也就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民主集中制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是上下级隶属的关系,在遇到大的困难和危机时可以快速贯彻落实上面的指令,行政效率非常高。而地方的人大和全国人大并不是隶属的关系,全国人大不能要求地方人大去干什么事情,他们只是享有不同的职权、在工作上有联系而已。因此,这就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并且让国家行政的效率大大提高。
这样,我们就弄懂了我国民主集中制的全过程——人大通过民主协商等方式将人民意愿很好反映,又通过投票、表决等民主的方式将民意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这种不断地民主而又集中的过程也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过程。它一方面实现了党和人民紧密相连,让党能够明白人民意愿所在,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也将党内和国家机关内的力量集中起来,提高做事的效率,办好大事。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所在。由于国体不同,西方国家并不适合民主集中制,中国也并不适合西方的自由民主。民主集中制是和中国民主不可分割的产物,它不仅深刻适应了中国的国情,而且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