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Hou 发布的文章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说到过教化权力。其来源是在长期稳定不变的环境下,经验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们于是对于经验有了一种迷信一般的尊崇,从而对有经验的人——长者有了崇拜,于是长者有了权威,有了对于幼者教化——传授生存经验的权力。不论幼者想不想听,他们都有权利去灌输这些经验。
然而,相信各位和我一样,深为此教化权力所苦。
教化权力的基础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而在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教化权力的基础渐渐被掏空,因为固有的经验渐渐不适用于平常的生产生活了。另外,曾经的社会是一个两件事读书耕田的社会,而当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可不只是这两件事了,个人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于是曾经的用以指导单一生活方式的经验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渐渐不适用了。再者,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的推进,加之教育的普及,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不止一个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而这见解大多分不出明确的对错,因而这种经验的教化会让人不适和反感,毕竟谁让你跟我这传教呢?反过来看,经验的教化也很难在纷繁的立场中广泛推行了。
因而,这种权力正在被削弱(相信这是各位喜闻乐见的),譬如说以前的长老有着至高无上的族权,今天谁再搞这套谁退回旧封建去!而正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里,教化权力即使减弱却仍然有所保存,时代的变迁却使得教化的内容渐渐丧失有效性和权威性。教化权力只剩下一个令人厌烦的架子,教化的内容吗,瞎指挥、瞎白乎。教化对我们的生活的作用减少甚至变为负面作用,我们却还要被按着灌输,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苦之处。
如果对于当下的教化权力做具体分析的话,我愿将之分为引导期、骚扰期和拉扯期。
引导期,指教化的内容限定于基本的生活技能的时期。于大多数人都是青春期之前。这个阶段内,因为教化的只是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够保证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而这些技能恰恰不因时代的变迁而不适用,也恰恰不因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不同而不通用,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化是对个人来讲所需要的,个人也不会太过于反感。教化在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引导作用,所以我将之命名为引导期。
骚扰期,指教化的内容蔓延到了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上,或者更广泛地说,教化的内容与个人的认知起了冲突,那就包括但不限于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了,比如最显著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这时,教化内容的有效性和通用性要打一个问号,甚至说很多时候就不有效、不通用,因而一遍遍的“传教”让人反感:好一个好为人师的家伙。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学习出了问题,你的解决方式和家长的解决方案不一样,他们就会一直“骚扰”你去说服你用他们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再比如这些日子以来我脚闹炎症,家长的方案治了两个月都没能治好,我去问了医生并获得了一套方案,我不再愿意遵循家长的方案,他们就要给我“传教”了。再比如说我喜欢户外,有一定的冒险倾向,我以此为然,并认为对我而言这样才能凸显生命的健康与活力,家长就要反对了,认为太过冒险,我自然没法跟他们硬刚,那就只能受他们“传教”。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本领与长者分隔和对立,没法硬刚,只能受着他们的“传教”,因而我将之命名为骚扰期。
拉扯期,指教化的内容集中于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上,每个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念多多少少都有差异,在这个方面的教化会与个人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恰巧在这个阶段个人获得了独立,有能力与长者分立和对抗,长者的教化也不只限于“传教”、骚扰,还体现在了拉扯上。最典型的拉扯期的体现,比如说高考报志愿、职业选择、婚配等等,这其中往往出现实质上的对峙,长者为了幼者遵从它们的训导往往会出动手脚,用行动来影响幼者的选择。所以我称之为拉扯期。
我们大多数人现在都处于骚扰期和拉扯期之间。我将在下文对于这两个时期给出生存指南。
骚扰期:没有充足的力量千万不能硬刚!因为长者会认为你更需要教化,从而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对你进行更严厉的控制和监视,这会让你更加被动。你无法逃脱这控制和监视,因为你仍然需要他们的支持。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站稳自己的立场。他们的传教可以听,但必须思辨,不能尽听尽信。如果你的行动有悖于他们的指令,那就阳奉阴违——这也是一种尊重。适当的欺瞒和蒙骗我认为是可行的,因为你不是在做坏事,这种欺瞒和蒙骗一方面让长者感觉高兴、感觉受到了尊重,一方面又满足了自己的发展需求,只是这种欺瞒和蒙骗必须在“善”的范围内,也就是无害于人。另外,你需要积蓄力量,包括知识、体力、本领、储蓄等等……为进入拉扯期做准备。
拉扯期:与骚扰期类似,你仍然需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壮大自己的力量,尽快争取经济独立。只不过这时候你有更多的自由度,可以选择明面硬刚也可以选择阳奉阴违。但是我仍然不建议明面硬刚,因为毕竟是长辈和亲人,明面硬刚一来让他们不舒服,二来破坏了家庭和气。
总体来讲,感觉骚扰期和拉扯期相比,骚扰期下的生存更困难点。毕竟你仍然需要依靠长者,并要在这依靠的基础上做事。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我说这些话绝对不是让你如何地和长者作斗争。该是亲人还是亲人,他们为你考虑、为你打算也是关心的体现,只不过他们对你关心的手段可能出了问题。我写的这些文字就是帮助你在普遍的出了问题的关心下保全自己、保护家人。如果你还有余力去关心,那么请把你的关心送给家人。

学习鄙视链,指依靠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划分人的高下等级,并依据这一等级划分对不同级别的人差别对待(包括心理上和行动上)的现象,主要体现于膜拜、歧视、讨好、孤立等行为。我个人的立场是坚决反对和遏制学习鄙视链。
我很好奇这种学习鄙视链是从哪来的,并在“动物世界”中找到了答案。在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中,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会出现阶级和优势序位现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能力高下确立阶级来决定对于个体的待遇和对于资源的分配。这种现象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理由在于:其一,明确的阶层划分促进了种群内部的稳定,减少了种群内竞争的内耗,更有利于种群在环境中的生存;其二,阶层划分告诉个体什么是优,什么是劣,个体会自觉地拥有这种优劣观,而这种优劣观就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其三,拥有更优的智慧与体力的领导会更好地领导种群。这种现象形成的驱动力在于自然选择:没有这样特点的个体和社群被淘汰。这个环境下,智慧与体力受基因影响较大,所以阶级的划分和序位的排列有很强的血缘垄断性。
后来,人类诞生,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也就是从差不多温饱到有剩余产品,社会对于阶级的需要凸显,加之兽性的驱使,人们建立了阶级,有了物质和精神待遇的分别,有了歧视链,这以血缘作为基础。封建社会中,对于人的血缘评判标准渐渐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了,因为基因对于人的决定性影响在社会发展中渐渐淡化了,好的血缘底下不乏傻子和魂淡,因而科举评判标准介入,在旧的经济条件下,知识作为了重要评价标准。然而,这种评判标准的血缘因素仍然影响很大,富贵人家的子弟教育毕竟更好。
从古至今的社会都不可能不是一种金字塔的构型。而当代的社会中,决定这个金字塔的排布的是知识、财富、权势。相比而言,现在社会排布的血缘垄断性大大降低了,每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一样,但是至少在社会规则的层面保障了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社会通过这种相对公平些的竞争来决定新的阶级和序位。有了阶级和序位后,就有了各个阶级和序位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物质待遇的差异还好说,这种差异是社会发展所必要的,没有了物质待遇的差异,社会就会丧失竞争活力。然而,精神待遇的差异就不好说了,这种差异有悖于当下的平等精神。这也反映出了人们一定的兽性——膜拜强者、歧视弱者,毕竟这看似和“动物世界”也没什么不同,人家搞这套鄙视链搞了上亿年了。
学习鄙视链,就是一种社会分化初具雏形后,群体对个体的精神待遇的差异的体现(物质待遇的差距尚不明显)。不妨再骂一句:谁再搞这个就滚回动物世界去吧!
我为何如此反对学习鄙视链,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学习鄙视链不对,因为当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让我们脱离了要么读书要么耕田的时代,个人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多元发展也势必需要多维度的评价机制,用文化知识来作为对于人的唯一衡量标准未免太过片面,说难听点就是死封建,所以说它不应该。实际的效益上,学习鄙视链很容易给人灌输一种价值观,让他们认为学习是评判他们的唯一标准,因而放弃了除此之外的全部,丢掉了多元发展的机会。
其二,鄙视本身就不对,建立鄙视链以后大家变得更不快乐了,活着本身挺累,又加上了被鄙视的待遇和对自己将会被鄙视的焦虑再加之为如何逃脱被鄙视的命运的忧心忡忡,怎么快乐?这种体系下,快乐的只是少数人,那也是建立于其他人痛苦之上的畸形的快乐。不如说没有鄙视,建立精神上的平等与尊重,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再者,一旦这种精神上的阶级铸成,精神上的隔阂就铸成了,这极其地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让我们的小社会遍布裂谷沟壑,人与人之间拉开明确的距离。学习成绩的差异不能成为友谊的阻碍!
因而,没有鄙视,利己利群!
其三,鄙视链的产生极易触发内卷,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恶劣后果。对个人,在身体上,在心理上;对集体的氛围……都有很严重的破坏效果。
有的人可能会质疑:那我们的学习是不是就丧失了很多动力?这个问题好像有点道理,毕竟在学习鄙视链下学习的传统校学生们习惯于此并考得了高分,如果遏制了这种链条他们会不会就不再如此?但这个问题实际上离谱的很!学习是为了逃离鄙视和鄙视别人?这就是学习的动力?多么荒谬!学习鄙视链客观上能让人为逃离鄙视和鄙视别人去学习,但是通过这种动力达到学习优异的人是舍本求末的,学了那么多东西,到最后动机都不对,心灵都是畸形的,就算是考了高分又能怎样?鄙视链因而是绝对不能作为学习动力的!
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投入力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这很正常,适当竞争也很正常,但一旦这种比较和竞争形成了鄙视链,那大概在这链条上没有赢家了。
所以,我反对鄙视链。
现在的情况倒是不容乐观。咱学校还算好,毕竟思想还算是先进,传统校尤其严重。我待过的学校,曾经就有过这相关的鄙视链,更可悲的是老师还帮忙营运这条鄙视链。地方的传统校更为严重……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例子,T同学是从海淀区某学校来到BJEA的,曾在该学校受到严重的分数歧视,并深深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从初二开始,他立志不再受别人歧视,为了站在鄙视链的顶端疯狂地学习,却在一次次考试中接连感到受挫。现在他已经逃出了鄙视链的营运范围,但是鄙视链仍然在他心中萦绕不去,他总感觉被人看不起,又总有些看不起别人,常常为此苦恼不已。我数次和他说过,可说不明白,鄙视链已经长在他的心里了。可见其害人至深。
大部分学校里鄙视链的大环境没法改变,那就要研究研究个人怎么脱身了。当鄙视链席卷到你的身边,保持理智。别人会用他们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你,可你记住,你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别人会孤立你、歧视你,那你自己就要走自己的路、瞧得起自己。如此,想侮辱你的人看不到你的受侮,想威吓你的人看不到你的恐慌,你就是强大的!你成功抵御了鄙视链,得以在此中保全了自己。
学习鄙视链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他就像病毒一样,入侵我们的思想,并通过言行向外传播。但凡各位都能从中保全自身,那这病毒便无处入侵,自己就走向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