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应运而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古代特色。近期对《乡土中国》的学习,引发了我对其诸多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在我看来,其无非是在孔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中国小农经济的基础下,衍生出的一种有利于中国人民生产活动的文化。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第一的特点就是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自然规律。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农业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于是人们看重求神拜佛,农民强调种田耕地。在这种十分规律的劳作生活下,中国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而家庭从生产单位变成了社会的组成单位。中国古人十分强调家的概念。

其二,在这种每天不需要雇佣的稳定的生产关系下,中央政府往往统揽全局,对整个中国享有统治权。这种统治权是由人民所认同的,因为中国人民注重家的概念,也便注重国的概念,注重天下一同,“为生民立心,为天下立命”,试图通过一个中央政府掌管天下的一切事务。儒家思想顺应王朝统治稳定的要求,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知识分子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政论和治国上,放在了学习儒家经典上,这本质上是维护统治的一种表现。

第三,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所谓“仁爱”的价值观。这一点很有说道。那么,儒家思想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的核心是两个:一是强调等级观念,“仁爱”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差别之下。对于父母的爱和对于儿女的爱是不同的,对于君主的爱和对于百姓的爱是不同的。在这种不同之下,社会的稳定依赖于分明的等级,“孝悌”“尊老”就是最生动的例证。老百姓追求科举当官,它能够让人一下跨越等级,成为统治阶级。第二是强调礼节和道德,力图通过人最原始的道德要求和鲜明有序的礼节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人之初,性本善”表明中国人相信人生来具有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那么治理社会的方式就会变成了发挥道德的作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人提出了换位思考的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这足以证明道德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眼中十分重要的东西。在如上的社会文化主流之下,中华传统文化便不断演变,出现了它的雏形。
对于儒家思想,我想补充一点。在我看来,儒家思想的本质透露着一种理想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无论是“礼”还是“道德”,妄图通过它们来实现社会的全部治理是有些幼稚的,因为每个人都无法完全做到“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完全遵守道德规范和礼教。在这种约束性的文化下,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客观上得到了不少程度的限制,这也能够解释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何如此缓慢。但是,它却有利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以至于千百年来,中国王朝一直更迭,从未消失。

至此,我们已基本弄懂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产生的历史。它脱胎于以农为本的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也适应于中国小农经济的模式。这完全符合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可以说,我们对于以上部分的论证,是十分合理的。

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在以上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它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中国人民又形成了哪些品格呢?

首先,劳作也就是种地,一定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若没有足够的粮食,无法交足给地主的粮,无法纳税,更无法生存。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是十分规律的。在这种规律而主要需要付出汗水的工作中,中国人民普遍逐渐形成了容易麻木的性格特点。例如在无尽的劳作和重复劳动中很难感到无聊,甚至以拖地、洗碗为乐趣。(我承认此处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在中国近代,这种行为和性格尤其明显,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国人在面对家别国难时无动于衷。爱因斯坦有着这样对中国人的描述:

在日记中,他将中国人形容为“勤劳、肮脏、迟钝的人”。
他写道:“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不坐在长凳上,而是蹲着——就像欧洲人在茂密的树林里解手的时候所做的那样。就连孩子们看起来都是无精打采的迟钝样子。”
在描写了中国人“旺盛的繁殖力”之后,爱因斯坦又评论说:“如果这中国人取代了其他种族,那就太可惜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说,缺乏思想将是无法言说的枯燥乏味。”

其次,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十分有趣:他们能省则省,将消费视作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这与同时期资本主义下的欧洲社会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中国人每年只有那么些粮食可以吃,而且也没有丰富的市场供他们进行物质交换。尽管明朝后期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十分强大的封建主义势力下,资本主义萌芽并未发展起来。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的生产力一直是十分落后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一直是十分艰苦的。老子的消费思想以“俭”为中心,提倡知足与寡欲。老子认为“罪莫大于甚欲,过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经 俭欲第四十六》)。他提出节有利于积累财富,“俭故能广”。而奢华会引人入歧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德经·第十二》)。墨子消费思想以“节用”为核心,认为“俭节则昌,淫佚 (逸) 则亡” (《墨子·辞过》) 。他主张消费以维持较低的生活需要为限,在衣食住行上提出了严格的消费标准(《墨子.节用》)。中国古代消费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下,国计民生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形成的。面对生活资源的长期短缺和匮乏的局面,为了维持生存,缓解社会矛盾,必然要提倡去奢从俭。

第三,中国社会给每个阶层、每个团体的人都设立了重要的规矩,来维护分明的等级。例如女性应当裹脚,以成为男性的私人物品的象征;儿女应当侍奉父母,对于父母的训斥,则应当“不敢出一言以复“;男人应考取功名,走仕途当官,”学而优则仕“。此类要求多的数不过来,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得不遵守的规则,这套规则并不写在法律之中。与现代社会不同的是,这类规则相比现代十分之多,十分之复杂。

第四,中国社会注重私的交流,古代人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例如遇到问题,人民首先会想去找当官的人,通过“政府“这个统一的机构来实现他的目的。这也就导致中国古代腐败的官僚机构十分之多,甚至达到了”政府只为有钱权的阶层服务“的地步。在这种腐败的统治下,封建王朝必定会土崩瓦解,而生出一个新的没那么腐败的封建王朝来。可是由于上述的原因,这个新的封建王朝又会不得已的走向腐败,最终覆灭。就这样周而复始,中国社会便陷入了”王朝周期律“中。

中华古代文化在物质条件的客观基础上,通过这些方式不断影响着中国古代人民,进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体系。它们有值得借鉴部分,例如“尊老爱幼“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也有腐朽过时的部分,例如“卖身葬父”和“埋儿葬母”,其中有些价值观甚至直接与当代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完全相悖。那么,如此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这一点很有讨论的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辩证法,一个东西的过去必定会影响一个东西发展的未来。因此,通过完全否定过去来建构文化自信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即使是下足了决心搞明治维新的日本,至今仍然保留着很多大和民族的文化。但是,过度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又会让我们固步自封,从而落后于世界进步和发展的浪潮之下。因此,掌握好这个度,弄明白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发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这里,我并不发表过多意见,我也并未在脑海中做出相关的、严谨的论证。这可能要依赖于我之后的成长,进而产生新的想法。这也依赖于我们这一代人,通过实践来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因此,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重担是十分之大的:我们不仅身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每天需要面对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幸福的追求的问题以外,还要承担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个人的幸福已经如此复杂,那么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又该走向何处呢?此处我不敢多想。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承载了太多人年轻时的满腔热血甚至一生的奋斗时光,承载了太多人的生命和太多人一生的理想。

此外,我们还要思考最后一个问题:中华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还包括现代文化)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来影响世界,进而成为世界人民的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全人类是休戚与共、完全统一的,全人类的追求在本质上必定是高度一体的,无论是环境保护、反恐禁毒还是抗击疾病、世界和平。

本文就到这里结束。我们进行一下总结:
本文首先概述了作者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其中包括它的特点和产生的方式,然后论证了在这种文化下,中国人民是如何生活的、中国人民的精神特点是什么样的。接着,本文辩证地分析了这种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表达了一定主观上的对于它的看法。最后,本文提出了如何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甚至中华现代文化的问题,引发了一定的思考。

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民族复兴图景,镌刻着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身影。让我们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标签: none

添加新评论